今年暑假,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特色体育赛事,不仅让游客在赛事现场体验到运动的激情与活力,更通过丰富的文旅活动,深入领略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。这种“赛事+”的创新发展模式,有效拉长了赛事经济链条,实现了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的互利共赢。
7月19日,镇远县阳河上龙舟队伍激烈竞技,新华社记者龙建睿捕捉了这一精彩瞬间。7月20日,内蒙古赤峰市举办了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累计观演人数超过10万人次,新华社记者康文魁记录了这一盛况。
8月初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淮安主场与苏州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名球迷,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8月2日至3日,徐州、镇江、淮安等赛事目的地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20%。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比赛中,常州队球迷为球队激情助威,新华社记者刘臻睿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幕。
球迷在江苏淮安的“苏超”市集品尝美食特产,新华社记者李博捕捉了这一温馨场景。
在浙江,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(浙BA)各区赛程稳步推进,赛场外,浙江各地借赛事热度推出特色集市、球票享文旅优惠等活动,推广当地文化,促进旅游经济发展。7月19日,绍兴市预选赛决赛现场,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(浙BA)的精彩瞬间被新华社记者郭斌定格。
在云南罗平,2025云南省乡村摩托嘉年华罗平站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摩托车运动爱好者,116公里的赛道串联起多个景点和特色地貌区域,让车手在竞技中感受田园风光之美。
全国范围内,体育赛事搭建的平台正不断展现城乡魅力,点燃消费热情,成为暑期经济的一抹亮色。
编导:房宽
记者:毛俊、陈思、王怿文、李涛、熊轩昂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